常熟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時間: 2021-01-13 09:54 來源: 常熟市人民政府 訪問量:
【字體:

政府工作報告

──202117日在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

市長焦亞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常熟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0年工作及“十三五”發展回顧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深刻復雜變化的發展環境,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常熟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盯“三增三進”工作目標,聚焦“促發展、補短板、解難題、精管理、抓落實”工作主線,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一、過去一年,殊為不易的是全市上下齊心戰“疫”,常態防控扎實有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們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頭等大事,堅決貫徹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迅速建立依法防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實現重點人員閉環管理,“疾控中心重點人員管理系統”獲評中華預防醫學會疫情防控優秀應用案例,在蘇州大市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產,交出了一份彰顯“常熟力量”、體現“常熟效率”、展現“常熟擔當”的抗疫答卷。疫情面前,全市人民勠力同心、眾志成城;廣大醫護人員舍身忘我、奮戰一線,43名“白衣天使”逆行出征、馳援湖北;1800余名機關干部下沉一線、沖鋒在前,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和眾多志愿者不畏風寒、不舍晝夜,用鐵腳板、熱心腸守城門、護家門;海關、海事、邊檢等部門與地方聯防聯控,筑牢口岸防線;快遞員、外賣小哥、環衛工人冒疫奔忙,各行各業勞動者堅守本職,共同維護城市正常運轉;熱心群眾自發值守,主動為一線人員送溫暖、鼓士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參與,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海外僑胞、國際友城紛紛伸出援手,匯成了多方協同、全民動員的強大合力,凝聚了風雨同舟、不怕艱險的磅礴力量,彰顯了守望相助、共護虞城的小城大愛。國內疫情形勢穩定后,我們毫不動搖抓好常態化特別是秋冬季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強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管理,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管控,有效鞏固防控成果。市衛健委、常熟海事局及6名同志獲評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與此同時,我們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集中精力抓“六?!贝佟傲€”,出臺?;?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font-size: 12pt;">12條、惠外16條等政策,推行“點對點”包車、國際包機等舉措,有力推動經濟企穩回升,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

二、過去一年,鼓舞人心的是主要指標逆勢上揚,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0億元、增長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3.7億元、增長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0億元、增長20.6%;實際利用外資9.3億美元、增長45.3%;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0.55%,創歷史最低。存量轉型深入推進。成功舉辦中國蘇州(常熟)工業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新增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140家,智能化改造項目320個,蘇州市級及以上智能車間38個,工業機器人超2500臺(套)、累計超1.3萬臺(套)。培育“專精特新”產品(企業)31個(家),新增“小微進規”企業超200家。波司登登峰系列羽絨服榮獲第四屆“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2家企業IPO實現報會。首批21個老舊工業區改造項目啟動建設。發展后勁不斷積蓄。246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工業投資總量突破300億元大關、居蘇州首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30%。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獲評蘇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綜合評價優秀地區。成功舉辦中挪北歐云推介會、常熟精英創業聯盟大會、金秋經貿洽談會等活動,引進投資達百億元的防務科技產業園,15個超億美元外資項目順利落地。新增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家。完成進出口總額192億美元,一般貿易占比61%、提高6.4個百分點,“市采通”平臺在全國37個口岸實現常態化通關。累計建設5G基站近1500個,基本實現中心城區、重點鄉鎮和重要產業載體連片覆蓋。獲批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俺J齑竺住鲍@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董浜筒管玉絲瓜”“王莊西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創新動能加速集聚。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2.2%、居蘇州領先位次?!疤K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啟動建設。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同位素技術研究所順利落戶。常熟高新區獲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8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25家、瞪羚企業27家、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2家。立項國家級人才計劃1項、省“雙創計劃”9項、姑蘇領軍人才計劃22項,新增蘇州杰出人才獎2個。

三、過去一年,催人奮進的是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滬蘇通鐵路常熟站開通運營,百萬市民圓夢高鐵。交通體系提檔升級。南沿江城際鐵路建設快速推進,通蘇嘉甬鐵路常熟段線位、站位基本確定。新世紀大道北延三環至常昭段建成通車,完成珠江路等19條城區既有道路改造,升級農村公路39公里,道路綜合健康指數位居蘇州第一。獲評省農村物流示范縣。首座商用加氫站試運營,2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120輛氫能源物流車投入使用。實施“常熟港振興”戰略,吞吐量增長23%。城鄉建設深入推進。日航國際社區和希爾頓、凱悅酒店等高端配套設施開工建設;城鐵片區主要道路竣工投用。泰引線、碧溪轉盤等34個征收搬遷項目實現攻堅清零。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入選全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專項試點項目”。19個單元城中村自主更新穩步推進。報本、西涇岸區域試點啟動歷史街區整理。北門大街等5個區域17萬平方米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完成。既有多層住宅試點增設電梯成功。群策群力推進“千村美居”工程,投入14.5億元,優化提升861個村(組),新增省特色田園鄉村5個,銅官山等“網紅打卡地”火遍“朋友圈”。城市管理提質增效。以優異成績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復查,獲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生活垃圾“四分類”擴面提質,建成“定時定點定人督導”小區579個,獲評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新增造林綠化面積近3000畝。城區防洪大包圍及暢流活水工程全面建成,成功抵御1951年以來第二強梅雨季。

四、過去一年,備受關注的是污防攻堅成效顯著,生態環境持續優化。超額完成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優Ⅲ率和空氣優良率、PM2.5平均濃度等約束性指標,高分通過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現場核查。污染防治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等反饋的各類突出環境問題整改,以及486項大氣和74項水環境年度重點項目全部完成。智能化管控建筑工地揚塵。淘汰高污染排放機動車超1萬輛。做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深化長江沿線環境整治,消除沿河污水直排口569個,長江干流、入江支流穩定達到Ⅲ類水質。建設生態美麗河湖73條。創新開展重點村(社區)污染防治專項幫扶,獲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新材料產業園、經開區化工園分別被省政府認定為化工園區和化工集中區。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環評通過省級批準。環保設施加快建設。第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項目、金陵海虞熱電替代擴建項目建成投用。城東凈水廠具備調試條件,3家城鎮污水廠擴建完工,5家工業污水廠提標改造完成,新增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10.5萬噸、污水管網超150公里,完成419個村莊、1.2萬余農戶生活污水收治,獲評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示范城市。

五、過去一年,令人欣喜的是公共事業穩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15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80%。教育供給持續加大。琴湖小學等13所學??⒐?,蘇外常熟校區等15所學校開工,學位供需基本平衡。11所新市民子弟學?!把a短板工程”實現全覆蓋。普通高考主要指標實現蘇州“十連冠”。職業教育6個市級現代化實訓基地建成投用,創建省現代化專業群1個、實訓基地2個。衛健事業穩步發展。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共建常熟臨床醫學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北部院區建成投用,與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開展“院院合作”。家庭醫生服務重點人群簽約率超80%?!俺J熘腔劢】怠蔽⑿欧掌脚_實現公立醫療機構全覆蓋。建成智慧中醫??坡撁?。獲評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全面落實穩就業系列政策,新增就業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7%,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8.5%。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獲評蘇州考核A級。新增高技能人才8200余人。新增社會保險參保人員3.8萬人。長三角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超90%,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人數超過6000人。累計建成日間照料中心359家,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住房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支出困難群眾保障資金2.4億元。中華慈善總會藥品援助項目累計發藥近4000萬元。評選表彰首屆“百佳新市民”。退役軍人三級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建成,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31個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全部完成脫貧轉化任務。助力貴州省思南縣順利脫貧摘帽,對口幫扶思南案例被國家扶貧辦列為典型。15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開工建設。文體旅協同并進。組建市融媒體中心。常熟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蘇州奧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開工建設。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打造“虞歌暢晚”特色夜經濟品牌,舉辦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游節,獲評長三角自駕游示范目的地城市、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六、過去一年,值得肯定的是“一年小灶”順利收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市安全生產事故起數、亡人數分別下降81%76%,火災事故實現“三連降”。專項整治扎實推進。全面接受省委?;钒踩a專項巡視。建立“1+4+4”安全環保消防聯動工作機制,深化鎮村工業集中區綜合整治,扎實推進“1+27”重點領域、違法違規“小化工”、?;肥褂冒踩葘m椪?,滾動掛牌整改重大隱患152個?!鞍賵F進百萬企業”安全生產宣講實現“兩個全覆蓋”。全面啟動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防控體系不斷升級。深化雪亮技防工程建設,初步建成新一代智能泛在感知“天網”。全面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刑事發案數實現“十三連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獲數增長83%。治理機制更加完善。市安委辦和經開區、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安委辦實體化運行。建立風險防控“四項機制”,獲評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澳类徔臻g”項目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爸腔凵鐓^”平臺一期建成投用,全科社工服務、“8+X”村(居)民議事會模式全面推開。

在全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我們堅定不移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厲行勤儉節約,“三公”經費下降20%。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監督,辦復人大議案建議139件、政協提案168件。出臺優化營商環境補充意見,創新“否決事項”領導負責、企業信用修復等機制,深化“全鏈審批”、“一件事一次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改革,企業開辦、外商投資備案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兌現各類稅收優惠202億元,減免社保費31.2億元、租金1.9億元,獲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范縣。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取消證明事項107項,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139項。爭創全國唯一普法先進“七連冠”縣級城市,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高質量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

此外,民族宗教、僑臺事務、人民防空、氣象、外事、檔案、地方志、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新的進步。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過去五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踐行新發展理念,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為“十四五”期間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

五年來,我們堅持抓改革、促轉型,經濟越來越強。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年均增長6.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提高10.8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較2015年末分別增長51%54%。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5家。農機化水平、智慧三農和農業電商發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創新實施“零地增長”、老舊工業區更新改造等舉措,淘汰關停低端低效企業(作坊)940家,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超6萬畝。引進超億美元項目49個,實際利用外資36.9億美元。入圍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北大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機構相繼落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1.3個百分點,凈增高企427家、人才10.6萬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件。

五年來,我們堅持保民生、增福祉,百姓越來越富。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1500元增加到60100元。新建改建學校47所,新增學位2.4萬個,學前至高中段毛入學(園)率達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74%,職業教育實現省級示范校、特色校全覆蓋。深入推進綜合醫改,入選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每萬人全科醫生數5.4人,居蘇州各縣(市)首位。本地戶籍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突破2100元,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1045元。職工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90%75%。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預計提高0.71歲,達83.13歲。

五年來,我們堅持重統籌、優生態,環境越來越美。城市框架進一步拉開,重點片區開發有序推進,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優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碍h射銜接”的快速路網體系初步成型,建成高架55公里,新建改建城區道路117條,打通斷頭路11條,實施農村公路改造289公里?!氨怀凡㈡偧倕^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城中村自主更新、既有建筑更新等“六大更新”扎實推進,拆除改造各類違章建筑超千萬平方米,建成各類美麗鄉村近2000個。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和綠色發展,斷面水質達標率較2015年末提高48個百分點、優III率提高46個百分點,空氣質量優良率提高20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下降48%。環?;A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23億元,自來水深度處理率達100%,生活垃圾日焚燒處理能力達3300噸,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33萬噸,獲評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自然濕地保護率提高15個百分點,榮膺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

五年來,我們堅持樹新風、強治理,社會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持續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基本形成高效的城市管理機制,城市秩序更加優良,市容市貌更加整潔,向善向上的城市風尚更加彰顯,注冊志愿者總人數從12萬增至近40萬,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現“兩連冠”,省級以上文明鎮實現全覆蓋,市級以上文明村占比達80%。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達9.7次,萬人體育健身設施擁有數達103件,居民綜合閱讀率超95%。扎實推進“331”等專項行動,創新實施“安居超市”“數字門牌”等舉措,建立城區煙花爆竹禁放長效機制,城市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不斷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刑事發案數持續下降,公眾安全感顯著增強。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凝聚著歷屆市級領導班子、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駐常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常熟經濟社會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困難:一是發展環境變化更為深刻復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二是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路徑、抓手還不多,借勢借力發展的成效有待進一步彰顯;三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速度不快,新產業、新經濟尚未成勢,空間、土地、能耗等要素制約愈發明顯;四是公共服務還有短板,教育、醫療、養老等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五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仍需強化,部分領域風險隱患依然突出;六是少數干部在解放思想、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等方面與新形勢、新要求還不相適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務實有效舉措,認真加以解決。

“十四五”發展目標及2021年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我市既面臨著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嚴峻挑戰,更迎來了我國引領推動經濟全球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全市上下必須深刻認識危與機并存,危中有機、??赊D機,保持戰略定力,把握發展規律,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堅決奪取“十四五”發展新勝利。

“十四五”時期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省、蘇州各項部署要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引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開放為路徑,以人民為中心,以美麗常熟建設為抓手,聚焦經濟轉型升級和城市能級提升,深度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6%,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5%,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5%,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4.9%,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0.8%,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每萬人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數提高到20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84歲,完成安全節能環保等約束性指標?!笆奈濉逼陂g,我們將牢牢把握以下工作原則。

一、以“減量化”思維謀發展。當前,土地、能源等要素制約不斷加劇,粗放發展難以為繼,必須以資源要素的“減”促經濟結構的“轉”、經濟增量的“優”、經濟質效的“升”。要著力減少非產業用地、產業低效用地,堅持走綠色發展、集約發展道路,騰出空間落地優質項目,提升土地產出率;要著力減少低端低效企業,堅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支持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等途徑提質增效,提高勞動生產率;要著力減少各類要素資源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高市場主體滿意率。

二、以“一體化”思維促融入。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滬蘇同城化等戰略主導區域發展的全新時代,唯有主動融入,才能真正在群雄逐鹿中不被邊緣化;唯有靠大聯強,才能真正搭上發展快車;唯有共建共治,才能真正分享發展紅利。要堅持精準定位、全面融入,加強交通、產業、科技等方面的協同合作,發揮文化、旅游、生態、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推進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借勢借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以“多元化”思維惠民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面對日益多元的民生需求,必須完善制度設計、創新供給方式,以多元服務滿足多元需求。既要保民生、兜底線,按照“當前可承受、未來可持續”的原則,逐年安排民生實事項目滿足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普惠型需求,織密民生保障網;又要建機制、強引導,支持社會資本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民生服務,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四、以“現代化”思維強治理。新時代社會治理對象、內涵和要求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的治理方式已不適應當前的形勢任務,迫切需要我們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注重系統化,強化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更加注重科學化,堅持問題導向,著力從源頭上、制度上研究治本之策;更加注重智能化,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精準化、高效化治理水平。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美麗常熟建設起步之年。新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蘇州和市委最新部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滬蘇同城化戰略機遇,圍繞“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主軸主線,堅定“三增三進”工作目標,構建集約高效的空間美圖,建設功能完備的時尚美城,壯大綠色發展的創新美業,打造安全環保的清新美景,推出非凡體驗的精品美游,彰顯小城大愛的文明美德,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爭當表率、爭做示范,書寫走在前列的“常熟答卷”。

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25億元、增長15%,其中工業投資340億元、增長12%;到賬外資8.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205億美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5%左右,規上工業核心增加值率1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企業研發投入增長8%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大幅提高,新經濟拉動作用更加明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完成安全節能環保等約束性指標。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一、緊扣創新轉型,以產業層次提高促經濟質效攀高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聚焦“354”產業布局,緊盯質量效益,推動存量與增量、供給側與需求側共同發力,在企業穩增快轉中實現產業調優做強。

1.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創建產創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矩陣式培育,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50家。加快“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建設,組建運營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啟動建設聲學國際創新大廈等核心載體,強化創新資源和產業需求對接,推動聲學產業項目集聚,爭創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積極參與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等重大平臺載體建設。圍繞聲學、氫能源汽車、服裝電商等產業需求,深化與常熟理工學院校地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昆承英才”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繼續發揮科技鎮長團橋梁紐帶作用,精準開展“雙招雙引”,[JP3]新增市級以上領軍人才項目130個。

2.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啟動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建立財政獎補、金融支撐、專項基金聯動扶持機制,加強專業服務商和技能人才引育,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1000個,新增工業機器人2000臺(套)。探索“5G+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新增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100家以上。深入實施“百企引航”計劃,新增上市過會企業12家、“專精特新”產品(企業)30個(家)、“小微進規”企業100家,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15家。支持整車企業加快推出新能源車型。推進“數字科技新城”建設,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實現5G信號全市域基本覆蓋,大力發展5G通信、人工智能、平臺經濟等產業。完善蘇虞生物醫藥產業園等載體功能,壯大醫藥制造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加快省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推動多場景智能網聯車輛應用落地。積極參與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創建,加快形成集創新研發、核心零部件制造、儲氫制氫、檢驗檢測、示范應用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JP3]建立市領導掛鉤聯系重點產業鏈制度,力爭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鏈產值增長10%。

3.持續擴大有效需求。全力做好審批服務和要素保障,確保358個重點產業項目如期開工、盡早竣工。打好提振消費政策“組合拳”,放大“虞歌暢晚”“購享常熟”品牌效應,引導商業綜合體差異化競爭,打造一批特色街區,提升一批“老字號”,扶持一批重點商貿企業,培育一批人氣消費熱點,全力促進消費回流。加快傳統商業數字化轉型,完善社區商業服務布局,深入實施直播電商進企業和“萬千百十”工程。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整合優化全市招商資源,立足“大循環”“雙循環”,瞄準世界500強、央企等重點目標,用好常熟籍精英聯盟、境內外優質招商機構等平臺,精心策劃組織專業化、小型化招商活動,集聚一批頭部企業和龍頭型、基地型項目。

二、緊扣開放融合,以優質要素集聚促發展動能匯聚

積極搶抓多重戰略疊加機遇,以開放促發展,以融合謀共贏,集聚吸引更多優質生產資源要素,打造最強比較優勢,確保常熟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持續領先。

1.加大開放融入力度。建立與上海、杭州等重點城市常態化聯絡機制,加強項目溝通、資源共享、渠道共建。積極爭取調整優化滬蘇通鐵路常熟站經停車次。復制推廣自貿區成功經驗,加快聯動創新區、“UWC+創新島”、上海臨港常熟科技產業園等建設步伐,打造一批承接滬杭優質溢出資源的一流載體。拓展常熟港功能定位,整合港口資源,提升服務長三角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發展智能化多式聯運,構建跨境物流高效服務體系,積極爭創國家級物流樞紐。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契機,研究用好有關制度和便利化舉措,創新貿易發展業態,推動多模式跨境電商發展,完善“市采通”平臺功能,力爭完成市場采購貿易出口15億美元。

2.加快文體旅融合發展。主動融入蘇州“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啟動文化產業三年倍增計劃,把獨特的文體旅資源優勢轉化為強勁的區域競爭優勢。出臺文體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加快推進華僑城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壯大影視演藝、創意設計等數字文化產業,支持發展精品民宿等文旅新業態。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提高產業融合水平,打響“四色”旅游品牌,開發更多紅色主題、健康養生、城市體育、田園鄉村等文體旅產品,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古城歷史片區“3+3”開發和環虞山文化走廊建設,加強文化遺跡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著力打造虞山文旅綜合業態,爭創國家級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區。發揮喜馬拉雅大學等平臺作用,加強城市推介,打造長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

3.加速營商環境優化。深化“一件事”改革、營商環境“通報制”,推進“四端融合”,打造24小時智慧政務連鎖店,常態化開展“服務民企360”等活動,優化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流程,不斷提高政務服務精細化水平。拓展電子證照共享應用,完善“全鏈審批”模式,用好“水域銀行”機制,爭取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扎實推進產業用地更新“雙百”行動,力爭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萬畝。試行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交易平臺預登記制度。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啟動第二批老舊工業區改造,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園。全面推行“供地合同”和“監管協議”,確保工業用地畝均稅收收入增長5%以上。建立財稅惠企聯絡機制,開發建設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加強線上普惠金融產品推廣。探索出臺小面積公寓短租優租等普惠性人才政策。持續推進“八個一”專項行動,強化企業用工服務。

三、緊扣城鄉統籌,以功能品質提升促城市能級躍升

堅持更新與建新并重,拓展城市功能,加強城市管理,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提高城鄉環境品質和人文品質,打造功能完備的時尚美城。

1.優化城市功能。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編制,啟動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修編,系統研究國土空間功能分區,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協調、有序的國土空間格局。啟動城鐵片區站南區域功能性配套載體建設和站北區域產業及空間規劃編制,完成西站片區城市設計,開工建設琴湖文化中心,建成文化片區鄰里中心。優化兩大開發區用地布局,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深入對接蘇州“四網融合”規劃,完成常臺高速東互通移位和524國道改擴建主線通車,推進南沿江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常熟段和新世紀大道北延常昭路至海虞鎮段、常臺高速高新區互通建設,啟動青墩塘路快速化改造、常熟西站樞紐連接線工程,實施13條城區道路、40條農村公路修繕。優化三級公交網絡,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探索公交首末站綜合利用。完成蛇涇河、辛安塘除險加固和城區防汛能力提升三期工程。加快實施房屋征收搬遷,推進結轉項目掃尾清零。有序實施城中村自主更新和歷史街區整理更新試點,新增既有建筑更新試點項目20個。啟動老舊小區改造17萬平方米,擴面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提升改造城區綠地18.9萬平方米,打造一批社區“口袋”公園。

2.深化精細管理。開啟新一輪文明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完善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持續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強化城市智慧管理,100條重點道路接入蘇州市容環衛責任監管系統,1000臺重點場所電梯加裝監測設備。建成智慧停車系統,推廣建設立體停車庫。強化垃圾分類片區建設,完善大中型轉運站等設施布點規劃;建立垃圾分類全過程信息化監管系統,完成全部垃圾處置終端和30%以上“定時定點定人督導”小區運行數據接入。持續開展背街小巷、小微市容和違法建設整治,規范犬只管理,修繕312個公交候車亭及電子站牌,建成10家示范集貿市場。

3.聚力鄉村振興。加快智慧三農項目建設和農業機械化進程,加速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各環節中的應用。提升農業園區發展能級,推動綠色蔬菜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全年出欄生豬14萬頭。有序推進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扎實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穩步推進“千村美居”工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開工建設800個、完成600個村(組)優化提升。深化“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鞏固提升村級集體經濟。

四、緊扣綠色發展,以污染防治深化促生態環境優化

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穩定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讓綠水青山煥發新魅力。

1.深化污染防治攻堅。配合做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落實“點位長”制度,開展新一輪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燃氣鍋爐改造、城區大氣環境精細化管理示范區建設等專項行動,優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超81%,PM2.5均值低于35微克/立方米。深化河(湖)長制改革,推進昆承湖心、沈家市等國省考斷面達標工作,加大入江支流綜合整治、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工作力度,完成城區15條河道清淤整治,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Ⅲ率超90%。推進小微企業危廢收集平臺建設,加強一般工業固廢規范化管理,爭創省級“無廢城市”。

2.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優化垃圾處理設施布局,啟用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建成中電國際常熟燃氣熱電廠等項目,實現全市各類垃圾全量化、無害化處理。開工建設洪洞凈水廠,完成5000戶農戶生活污水收治。深化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省環保集團合作,加快推進環境監測等項目建設,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精細化治理。深入開展村(社區)污染防治專項幫扶,加強生活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長效管理,持續提升基層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水平。積極開展企業環境管理標準化建設,加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監管。深化環保司法聯動,推動環境公益訴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工作。

3.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做好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落地上圖和監督管理,確保生態空間安全。制定長江“十年禁漁”長效管理機制,持續加大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力度,加快“一島一灣一江灘”等生態項目建設。開展七浦塘、昆承湖、海洋涇蘇州市級生態美麗河湖建設。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動“近零碳排放示范企業”創建,優化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新能源公交車占比提高16個百分點。

五、緊扣民生福祉,以公共服務完善促生活品質改善

堅持聚焦民生關切,完善制度設計,加強服務供給,強化社會保障,切實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讓服務更暖民心。

1.做好疫情防控。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因時因勢、科學精準調整防控重點和應對舉措。堅持“人物同防”,加強各類重點人群管理,強化冷鏈運輸等重點環節監測,建成投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和新冠肺炎疫苗有序接種工作,提升核酸檢測和醫療救治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做好重點場所、重大活動保障,確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彈、發展不停步。

2.優化公共服務。竣工學校20所、開工6所,持續推動新市民子弟學校提檔升級,加快實現教育資源優質均衡。升級改造學前兒童看護點7家,實現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90%。深入推進校企合作,新增現代學徒制班20個,建設企業學院4個。實施青少年“綠色成長計劃”。完成市醫學中心實驗室改擴建,加快哈佛醫學創新中心等高端醫療機構建設,推動三甲醫院創建取得實質性進展。啟動工人文化宮建設。完成市圖書館、評彈館提升改造,打造精品城市小劇場。精心辦好市第八屆體育運動會。

3.完善社會保障。新增就業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本市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4萬人。圍繞實現蘇州大市就醫“一卡通”,全力做好基本醫療保險蘇州市級統籌工作。實現與上海門診醫療費用雙向直接結算。全面完成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5%左右。推動住房保障擴面增效,新增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3萬人。建成“養老顧問”信息平臺,啟動建設2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試點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開展城區“樂齡助餐”工程,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服務工作。建成民政綜合服務中心。鎮(街道)兒童關愛之家實現全覆蓋。

六、緊扣和諧穩定,以制度建設加強促治理效能增強

全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緊盯重點難點問題,從體制機制著眼,以系統化制度化舉措防風險、補短板、精治理,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1.健全安全生產監管機制。系統排查和防控城市安全風險,構建城市安全發展長效機制,爭創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堅決抓好省委?;钒踩a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扎實推進“三年大灶”專項整治行動,全口徑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亡人數實現雙下降。推動企業安全風險報告制度向中小企業拓展,強化聯動執法,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深化“智慧應急”系統建設,推動互聯網、政務外網、指揮信息網“三網合一”,實現全市應急平臺互通互聯、資源共享,提升快速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設立“專家超市”,分級分類系統化管理安全專家。

2.完善風險排查化解機制。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進一步落實社會風險防控“四項機制”,構建覆蓋面廣、敏銳度高、時效性強的社會風險排查網絡,提高發現解決問題、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有序推進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等專項行動,全面落實逐級分層負責、矛盾糾紛集約分類調處和信息研判預警等措施,及時有效化解初信初訪問題和各類矛盾糾紛,堅決杜絕重大群體性和個人極端事件。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

3.優化社會治安防控機制。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為導向,實施“八心工程”,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加快智慧小區建設,構建上下貫通、協調有力的市鎮村三級平安建設工作體系。推進綜治中心、聯動指揮中心規范化建設,提升基層網格化治理水平。深化“虞城無詐”專項行動,遏制通訊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

七、緊扣作風效能,以自身建設提效促政府履職高效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永恒課題,抓好“四史”學習教育,強化爭先進位意識,全力打造為民、務實、清廉的人民滿意政府。

1.強化法治思維。深入建設法治政府,完善依法行政體系,健全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執行政府重大決策程序規定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制定政策、解決問題。認真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主動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高質量辦好議案建議和提案。嚴格執行重大決策出臺前向人大報告制度。深入推進綜合執法改革,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啟動“八五”普法工作,爭創全國首批法治建設示范城市。

2.提升治理能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弘揚真抓實干、事不避難、知責擔當的工作作風,不為困難找借口、只為落實想辦法。持續推進職能轉變、流程再造、效能提升,切實破除求穩心態、路徑依賴和部門藩籬。加快數字政府與智慧城市在信息整合、建設運營、輔助決策等領域的共融共享,推動“一網通用”“一網通辦”“一網通管”建設,讓政府治理更主動、更高效、更精準。

3.加強廉政建設。提升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水平,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引導和管理。樹牢政府過“緊日子”意識,強化財政預算管理,加強審計監督,繼續壓縮一般性支出。持續加強紀律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優化作風效能,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常熟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久久為功、鍥而不舍的韌勁,砥礪奮進,頑強拼搏,全力實現美麗常熟建設精彩開局,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无码操逼视频_末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应用大全_亚洲精品无码A片